top of page

 

世・野

十七世紀荷蘭藝術中的國際貿易

【Fig. 03】Reinier Nooms, called Zeeman(1623-1664), Amsterdam Harbor Scene, 1658. oil on
canvas, 61 x 81.8 cm.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隨著海風,天空中層層密佈的雲朵,船艦上隨風擺動的旗幟,海面微微的波浪上下起伏著,讓阿姆斯特丹港口的景象增添朝氣與生命力。

       一艘軍艦和另外幾艘商船停泊在港口等待保養與維修,在左側臨時建造的平台上有一位工人正在清潔與整修三桅船的船身,而一旁還有一位工人則在處理一桶漂浮在海面的瀝青。而畫面的另一側,有兩位婦人乘著小船,將小船拴在同樣是暫時建造的平台旁,準備清洗衣物。

        Amsterdam Harbor Scene【Fig. 03】這幅畫作是阿姆斯特丹的畫家、版畫家Reinier Nooms(1623-1664)在1658 年完成的作品。Nooms 擅長於描繪與航海和船隻相關的主題,通常也會稱他為Reinier Zeeman (seaman)。1  Nooms 作為畫家的職業生涯,正是荷蘭商業發展與海上勢力最鼎盛的期間。在阿姆斯特丹IJ 河口的景象,提供Nooms 創作海景畫的靈感來源。

       這件作品是為了讚揚當時阿姆斯特丹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家族,以及與這個家族相關聯的城市軍艦和商船而繪製的。在畫面中,Nooms 將其連結的點放在船隻身上。在軍艦船尾繪製的建築物圖案,是一座城堡,根據資料指出,其建築物是建造於1653 年的Huis te Swieten。2

       這座建築物是根據荷蘭的地方官員Cornelis Bicker 而命名的,Cornelis Bicker 在當時是一位富有的商人,是1650 年代的阿姆斯特丹最有影響力的家族成員之一。其哥哥Jan Bicker 是一位造船商,造船廠設置在阿姆斯特丹沿岸新開墾的小島,小島後來也以他的名字命名——Bicker’s Island,並沿用至今。

       Nooms 在1650 年代中期,製作許多造船廠的版畫,以及在Bicker’s Island 在防波提為了保護港口建造的小型海房屋。在Amsterdam Harbor Scene 中左半部,臨時平台的後方可以看到小型的海房屋。依據當時製圖師留下來的版畫,這座小型海房屋面朝防波題的另一邊。除了根據當時留下來的版畫之外,加上其他資料的彙整,判定這畫面中所繪的風景是從Bicker’s Island 東北海岸望過去的景象。

        當時,荷蘭的遠征艦隊,通常都是由軍艦作為領頭的艦隊打先鋒。荷蘭最優秀的海上英雄Michiel de Ruyter(1607-1676),在1650 年率領船艦進行了三次海外遠征。3 1658 年,Nooms 在完成這件描繪阿姆斯特丹港口的作品中簽“R.Zeeman”。三年之後,1661 年到1663 年間,Nooms 也跟隨de Ruyter 在地中海進行的海外探險。

        拓展貿易、殖民版圖的海外遠征隊,在航行的過程中除了會遭遇到不可抗力的天然災害之外,也會遇到海上的紛爭,侵犯已經有他人攻佔的海域而遭攻擊,或是遇上搶劫的海盜。要如何降低這些風險,在防範天然災害上,就要依靠不斷精進航海的技術和改善船隻的品質;而另外在保護自身安全上,就必須依靠配有武力的船隻,保障船隊的安全。一隻優良的艦隊需要靠各方的配合,包括航行在外的水手、軍人們,和荷蘭當地努力的人們,像是前面提到的地理學家、數學家們,以及像Jan Bicker 一樣造船商,需要內與外的人力共同配合,才有成就海上霸權的實力。(劉睿涵)

1 參自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inier_Nooms >(2016/05/26 查閱)。

2 參自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http://www.nga.gov/content/ngaweb/Collection/art-object-page.154215.html>(2016/05/26 查閱)。
3 同註腳2。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