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g. 01】Pieter Bas(t 1550-1605), Claes Jansz. Visscher ( 1587-1652 ) , Profile of Amsterdam with additional Prints and Texts,1611, engraving, etching and letterpress print on paper, 25.6 x115.4 cm. Rijksmuseum.

Pieter Bast, Gezicht op de stad Amsterdam van af het IJ, 1580-1605
Profile of Amsterdam with additional Prints and Texts【Fig. 01】這件作品創作和出版於1611 年,描繪阿姆斯特丹的景觀。以版畫的規模而言,尺幅相當大,總長大約1.5 公尺,由四個版製作拼接相連而成的。
是由Claes Jansz. Visscher 製作。與前面Leo Hollandicus【Fig. 02】是同一位製作者。Visscher 是一位風景畫家,也是一位成功的出版商,出版了許多版畫、地圖、地誌景觀圖。他自己也創作超過200 件的版畫。
地平線稍微高於水平中心的位置,從觀者的角度望過去,在對岸可以看到一些建築物的屋頂,像是教堂與鐘樓的尖塔。而主要佔據中景的是這些停泊在港口的船。從左邊到右邊,可以看到一叢一叢由眾多桅桿所形成的景象。
這幅畫所要呈現的是,十七世紀作為世界貿易中心的阿姆斯特丹城市樣貌。特別是畫幅前景的象徵性的暗示。在畫幅的中間可以看到一位少女坐在由木樁組成,像是王位的座椅上(在這裡,木樁是象徵作為建造阿姆斯特丹這個城市的基石)這位少女正覲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在少女右側為荷蘭的商人,他們代表了荷蘭在商發展上的表現與成就,能將世界各地的物品匯集於此;而在左側則代表了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們,他們帶著家鄉的物品,來到阿姆斯特丹。
整幅版畫,Visscher 除了這幅描繪阿姆斯特丹的景象之外,旁邊還有許多說明文字,以及另外四幅描繪阿姆斯特丹其他地方的景象,再現城市的行政、金融中心,以及商品流通的市集。從左到右:水壩廣場(Dam Square with the town hall and the weighhouse)、新金融交易中心(the new bourse)、肉市場(the meat markets)、魚市場(the fish markets)。1
Claes Jansz. Visscher 並不是這件版畫唯一的作者。Visscher 參考了Pieter Bast 在1580 到1605 年所做的版畫2。從畫面中可以看到,隨時間的變化,城市的景象也有所改變,在Visscher 的版本中,新增了許多建築物,港口停泊的船隻也變得密集,前中的人物更是增加不少,包括荷蘭人與其他地方的人。另外,在畫幅的右上兩側也增加了裝飾圖案,用以盛讚阿姆斯特丹在宗教、貿易、藝術、政治的發展、茁壯,展現引以為豪的都市景象。藉由這張版畫,可以想像當時阿姆斯特丹由於海運、商業上的發展而繁榮的城市景象。(劉睿涵)
1 參考自:Runia, Epco., Kiers, Judikje., The glory of the Golden Age : Dutch art of the 17th century : drawings and prints., Amsterdam : Waanders : Rijksmuseum, 2000, pp18-19.
2 圖版出自於:<https://www.rijksmuseum.nl/en/collection/RPP- 1892-A- 17492>(2016/05/24 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