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世・野

十七世紀荷蘭藝術中的國際貿易

【Fig. 23】 Willem Kalf (1619-1693), Still Life with Orange, Peaches, and Wine, 1663. Oil on canvas, 60.3ⅹ50.2 cm.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Willem Kalf是荷蘭十七世紀中期,於靜物畫領域中,最具有領導地位的藝術家之一。

        出生於鹿特丹,並曾於巴黎活動,後期定居於阿姆斯特丹直至離世。在早期作品中,Kalf多描繪廚房與農家室內情景;晚期的作品,則因筆觸與光線的表現技法,經常與另一位荷蘭大師維梅爾(Jan Vermeer, 1632–1675)[1] 進行比較。除了身為一位畫家,Kalf亦具有藝術商人的身分,也因此能擁有許多珍奇異寶,而這也對他的靜物畫發展有相當的影響。

        Kalf最為擅長靜物畫,尤其是一種荷蘭文稱為” Pronkstilleven”的形式,意為「奢華的靜物」(ostentatious still life)。[2] 此類型的靜物畫,以描繪罕見、奢侈的自然物或人造工藝品,或是具有異國風情的外來品為主,像是:龍蝦、金銀器、土耳其織毯,以及中國青花瓷等。” Pronkstilleven”類型的靜物畫,在1650年代開始流行,也因此讓藝術家的藝術事業蒸蒸日上。Kalf對物件材質精湛的描繪技巧,以及對光線與明暗的掌握,也相當令人讚嘆。德國詩人歌德(Johann van Goethe, 1749-1832)[3] 就曾讚賞其作品:「…如果要我在金器與繪畫之間做選擇…我會選擇繪畫。」[3]

        在這件1663年的靜物畫中【Fig. 23】,首先吸引觀者目光的,是藍白相間的瓷碗,與當中色彩鮮艷的橙子與桃子。於此之下,是一張土耳其織毯。畫面後方,於黑暗中散發光芒者,是裝飾精緻的酒杯。中國瓷的運用,是最直接的異國風情展現;而橙子在荷蘭也被稱為”sinaasappel”,直譯為「中國蘋果」(China- apple)。橙子之所以會與中國有所關連,主要是因為其原生地為北印度與中國南方。雖然在世紀初,羅馬就有橙子的栽種紀錄,然而隨著帝國滅亡,作物亦隨之消失。而在十五世紀,葡萄牙人正式將橙子從中國引入歐洲;至十七世紀,南歐與部分溫室開始栽種橙子。[4] 於此之中,不難理解藝術家將兩者並置描繪的原因。

       而來自中國的青花瓷,在十七世紀之前,非皇室或貴族成員是無法擁有如此昂貴的舶來品。然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立,改變了這樣的情形。伴隨東方貿易航線的活絡,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為了瓷器最主要的供應者,使歐洲與荷蘭自身的中產階級,皆有機會擁有這些令人嚮往的異國之物。[5] 但最早與中國進行對口貿易的歐洲國家,並非荷蘭,而是葡萄牙。起初荷蘭依靠打劫葡萄牙商船掠奪其貨品,但為了更穩定的貨源,才開始透過其東南亞的貿易據點,與中國進行瓷器的交易。

       而中國的瓷器製造商,也會依據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喜好,與要求製作商品。像是中西形式混合的大湯盤” Klapmuts” 【Fig. 23-1】,因其形狀與荷蘭名稱為” Klapmuts”的羊毛氈帽相似,因而得名。但在中國的生活習慣中,並不會使用此種形式的餐具。在歐洲,飲食中的湯類為濃湯,而非中國的清湯;且用餐禮儀中,不允許把碗端起,故需要能放入大湯勺,又不會傾倒的大湯盤。也因此,出現了此種國際貿易交流下的產物。[6](郭祖蓉)

【Fig. 23-1】Klapmuts bowl with two deer in a landscape near a pine tree, 1600-1624. Porcelain, glaze cobalt, h 5.9 cm, d 21.2, cm, d 10.6 cm, China. Rijksmuseum.

[1] 參自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Johannes Vermeer : <http://www.metmuseum.org/toah/hd/verm/hd_verm.htm> (2016/5/29瀏覽)。

[2] 參自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Johann van Goethe: < http://global.britannica.com/biography/Johann-Wolfgang-von-Goethe > (2016/5/29瀏覽)。

[3] Willem Kalf生平,整理自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 https://www.nationalgallery.org.uk/paintings/willem-kalf-still-life-with-drinking-horn > (2016/5/29瀏覽);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http://www.metmuseum.org/art/collection/search/436805 > (2016/5/29瀏覽);The Getty Museum t: < http://www.getty.edu/art/collection/artists/196/willem-kalf-dutch-1619-1693/ > (2016/5/29瀏覽)。

[4] Julie Hochstrasser, Still life and trad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p.75.

[5] Julie Hochstrasser, Still life and trade in the Dutch golden age, p.122.

[6]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17世紀全球貿易》,黃中憲譯,頁87-100。

bottom of page